-
还会有下一个泥石流发生地吗?(2)
- 时间:2010-08-17 16:00:07 来源:网络 作者:爱旅行网
二、泥石流来临前兆
泥石流来临前,一般会出现巨大的响声、沟槽断流和沟水变浑等现象。泥石流发生时,泥石流携带巨石撞击产生沉闷的声音,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沟槽内断流和沟水变浑,可能是上游有滑坡活动进入沟床,或泥石流已发生并堵断沟槽,这是泥石流即将发生最明显的前兆。在这些现象发生时,一定要根据预先制定防灾预案,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沟谷或排导槽是泥石流下泄的通道,应该保持其畅通无阻,但由于山区土地资源紧张,一些暴发频率低的泥石流沟两岸及其堆积扇上修建固定建筑,甚至将泥石流排导槽加盖作为建设用地,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和杂物堆在泥石流沟谷中,这些行为都会严重影响到沟谷或排导槽的通畅性,一旦发生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
预防泥石流灾害的方法:
1、在山区进行城镇、公路、铁路、工厂及各种设施的建设前,开展泥石流调查与评价,避开在泥石流高发区建设。
2、对已选定的建设区和工程地段开展地质环境评价工作,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预防泥石流灾害。
3、开展对泥石流沟的监测、预警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减少泥石流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
4、对危害较大,有治理条件和治理经费的泥石流沟进行治理,或为处于泥石流危害区内的重要建设物布设防护工程。
5、将处于泥石流规模大,又难以治理的泥石流危险区的人员和设施搬迁至安全地带。
6、保护生态环境,预防新的泥石流灾害发生。
三、专家深刻剖析泥石流的主因
泥石流系地震衍生生态平衡亟需慎重维系
泥石流灾害的频频突发,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为什么会在入夏的暴雨时节,会频发泥石流?对此,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8月9日下午召开的国土资源系统舟曲抢险救灾紧急会议上,阐述了舟曲泥石流灾害的5个方面原因:
一是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
二是“5·12”地震震松了山体;
三是今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
四是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
五是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
村庄挤占沟口,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
村庄建于冲沟沟口,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
泥石流沟流通区被人为改道和缩小断面,埋下灾害隐患
堵塞泥石流沟道极其危险
从字里行间中,不难看出,“地震”是无疑是造成泥石流的首要原因,地震让舟曲原本就疏松的土质,在没有足够的植被护体的情况下,饱受暴雨冲刷,形成自上而下的泥石流,随着暴雨的增强,泥石流的流量也随着增强。自然生态的破坏,土地收缩,加上地震的重创,让舟曲在暴雨中没有安身立命之地,陷入泥石流的重重包围之中。和舟曲有相似命运的四川汶川、映秀,在遭受暴雨的洗礼后,泥石流再次肆虐,重淹新建的村舍。
面对泥石流的来袭,在哀悼逝者的同时,更要警醒自然灾害的发生。8月9日,兰州召开的紧急会议上,部分参加“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的专家达成一个基本共识:生态破坏也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在场专家对泥石流做了深刻的分析。
张正春表示,由于长期的森林砍伐和严重的植被破坏,全国江河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已经很差,无雨则旱,有雨成涝,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涵养水分的条件已大部丧失,这是一个严重的生态危机。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水源涵养能力很差,一旦下雨,泥沙俱下,现在在甘南州,洮河、白龙江一下大雨就浑浊,以前清澈见底的景象没有了。
浙江大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严力蛟团队,刚刚为迭部县完成了《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严力蛟曾在去年去过舟曲,当时发现,舟曲与迭部地貌植被相差很大,满目所见,舟曲大都是荒山石头,而迭部相对要好得多。“说明植被、植物对这样的地区非常重要”。
据统计,从舟曲县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沦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倒卖盗用,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一路从最初的67%,下降到现在的20%。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舟曲生态曾有过“失败”的治理
汶川大地震后,舟曲县获得900多万元地质灾害专项资金,年久失修的三眼峪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得以重启。
当时北京抗震地质灾害调查队进行全面勘测后提出,由于震后比震前滑坡的位移速度多5倍,加上地震后舟曲山体被震松,如遇大雨或暴雨,发生山体塌陷和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极大。据该调查队测算,舟曲每平方公里的泥石流滑坡密度达到0。37个,共需要投入2。6亿元才能完全治理。
但舟曲仅获得900多万元资金,且需普及全县403个自然村,于是三眼峪沟拦阻坝依旧只能用大理石水泥砌,没有用钢筋混凝土。
现实的举措
多位地质专家分析进而分析,对于先天不足的舟曲来说,县城现址已是相对最好的地方,即使有钱想搬迁,要选新址也困难。
马东涛认为,对建在泥石流堆积扇上的舟曲,要完全规避泥石流并不可能,但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并且经过一定的建设治理,的确可以将泥石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把灾害降低到一定程度。他补充强调,“关键是你的措施是不是得力,你认不认真执行。”
“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这些是重要却看不到效益的事情。对于舟曲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总是到最后的紧急关头才会重视和投入,但往往为时已晚。”马东涛说。
这一说法,一语道破了在危险地带求生存的利益关系。和舟曲一样,多数处于贫困区的村落,时刻都面临着突发的自然灾害,然而资金却是有限的,如何分配并产生新的效益,才是能够推动新的防汛项目建设的根本。
依照舟曲现在的情形,业内专家认为,筹划申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希望对白龙江的水资源保护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法律法规保障,并进一步引起水利部的重视,把迭部段白龙江(紧接舟曲白龙江上游)的生态环保问题纳入到国家保护渠道,对下一步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都会带来便利。由此可见,生态平衡遭到重创之后,自然灾害就会随着而来,带给人们的将是无穷的灾难!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引用山岭地区的地下财富,应讲究“取之有道”,强取豪夺,势必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摧残。在加大建设水利项目、风电工程等一系列能源项目的同时,要注重不破坏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破坏将带给人们难以挽回的损失,这不是在造福子孙而是在危害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