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城太原上风上水处(图文)
- 时间:2011-07-04 01:42:59 来源:爱旅行网 作者:traveler
汾河自管涔山发源一路经过山区南下,到太原西山处出山。这个出山的区域就是今天的崛围山一带。如今在山间兴建了汾河二库,既可调控洪水,也利于人们日常使用。自此洪水不在发威。
造型复杂而美丽的藻井
古代的人们则没法子控制自然,所以有关水的祭祀场所很多。在汾河出山处的东侧山下的窦大夫祠就有这个功效。现在交通方便,无论自驾还是公车都可以到达祠堂门口。这是一组依山而建的古建筑。窦犨,春秋晋国人,曾开水渠方便民众,后被赵简子所杀。后人祭祀的祠堂逐渐转为祈祷风调雨顺的场所。祠堂最早见于唐代著述,现在的主要建筑正殿、献亭、山门殿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窦大夫祠有50多间殿堂。其中琉璃团龙山门、方形藻井式献亭、五间悬山式正殿都是元代遗物。殿内供大夫像,神态安详自得。窦大夫祠山门殿“明三暗五”,两侧内墙各有琉璃团龙两个,元代原作。门殿东边鼓楼以石柱支撑,号“鼓楼石柱”也是一奇。进入院子,在祠堂正殿前的献亭飞檐翘角宛如大鹏展翅,其藻井全部是木条交错构成,造型精巧,好似八卦形状。只是有些地方明显腐朽,管理者用小木条支撑着。维修工作应该抓紧了。献亭是陈设祭品的享堂,这个献亭与主殿连为一体,在别的祠堂还不多见。这让我想起同样是元代建筑风格的霍州州衙的正殿也有这样一个前出的部分,或许这是当时建筑中的一个模式。大殿,宽20多米,高约15米,供窦大夫坐像一尊,两旁的空位置据说是给龙王留的,百姓祈雨时要把龙王请来一起祭拜。窦大夫像旁有一块梧桐木。传说用手摸树干,可治百病,日久天长木头被摸得光可照人。这类的物件在很多祭祀场所很常见。大多是木头、石雕走兽的头部等等。人们不一定全信,大多是讨个吉利罢了。
祠堂边是明代的保宁寺和民国时期山西省主席赵戴文的公馆和衣冠冢。和祠堂已经是一体的建筑群。祠堂不大,走出祠堂就是汾河边。由于水库蓄水,河道里的水很少了。三两个游人在河床上的小水面上玩耍。还有人直接把车开到河道里去了。河边上就是著名的列石山石壁几十米高的峭壁。其下本有泉水,因为温度低被称为寒泉,列石寒泉也是当年的一景,可惜文革期间泉眼被毁。祠堂北面的山地因为扼守太原北大门,地理位置险要。阎锡山时期曾经作为军工单位。而现在沿着祠堂前公路前行没多远也是铁栅栏封路,”军事重地游人止步”的标示牌立在路上。可见这里依然是军事要地。
汾河西岸就是崛围山区。在河边的土堂村边上,隐藏着一座净因寺。前往小庙的路崎岖不平,进到村子最尽头上一个大坡才到。而寺庙只有2进院落。大佛阁里就是著名的土堂大佛。殿内阿弥陀大佛高9米5,仪态安详。前有二侍奉菩萨以及历代重修佛寺碑记。供品也在前面长条案子上摆好了。或许是刚有人祭拜过。大佛是金代泰和二年(1205年)所建。寺内还有虬枝乱舞长势奇特的古柏,“土堂怪柏”,也是太原古八景之一,傅山曾有画作。出寺外,见大佛实际上就是挖土山而为,在旁边的山上也有挖掘过土窟的痕迹。以土为佛是佛家弟子充分利用了黄土高原地理特性的结果。节省了财力也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创新。
上崛围山最方便的道路是从呼延村上去。山上的标志物是一座宋代七级舍利砖塔。而清晨锻炼的人们攀登一小时大约可以达到塔下。塔边不远的山坳处隐藏着一座小庙多福寺。曾是明朝藩王晋王家的祭祀场所。大雄宝殿内三佛四菩萨造型精美。墙壁上的佛祖转生说法壁画八十四幅为明代作品。二进院主体藏经楼是一上阁下洞的双层建筑。洞门石柱上有傅山手书。藏经楼东侧石砌窑洞就是红叶洞,是傅山读书行医的地方。洞前有清石碑“傅青主先生读书处”。洞顶文殊阁的菩萨像是近年新塑,还算精致。三进院的主建筑千佛殿是1994年重建。殿内供三世佛、四菩萨,三面墙壁共800多尊佛像。山门左拐沿公路而下山谷边两棵柏树连根生长,人称夫妻柏。这几处地方均是当年太原思想家、著名学者傅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留下的遗迹很多,太原人干脆给傅山在附近搞了一个中华傅山园以做纪念。崛围山最美的时候是秋天,在满山红叶的时候登山是太原人的一大乐事。这和北京人秋天登香山看红叶、南京人秋天逛中山陵看红叶一样,大约都市人的郊游喜好基本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