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江古商城景点介绍
- 时间:2017-02-27 13:04:19 来源:来自于网络 作者:小艾
洪江古商城有“七冲、八巷、九条街”,规模十分宏大,值得一看的东西还很多。大家窥其一斑可见全貌,对我国明、清、民国时期的市井生活和社会原状以及对资本主义萌芽早成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各位游客洪江同时还是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山城,有湘西第一名山——嵩云山,北宋古寺——大兴禅寺,如果您想进一步感受洪江古商城的神奇,洪江山水的秀美,洪江宗教文化的神秘,希望这次旅游能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洪江古商城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形于唐代的草市,鼎盛于明末清初。由于水路交通的便利,当时以经营洪油、木材、土药而闻名于世,是西南地区最大、最早、最完整的商业重镇,也是大西南物资吞吐枢纽和金融划拨中心,其货币流通量仅次于省会长沙,当时洪油的年出口量曾一度超过了我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丝绸,素有“小南京、湘西明珠、七省通衢”的美称。
岁月流逝,浮华成烟,我们古商城仍原汁原味地保存了明、清、民国时期的商行、钱庄、青楼、烟馆、酒店、作坊、寺院、报社、客栈、戏台、学堂等古建筑380余栋(当年古商城内有18家报社、23家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家青楼、60家烟馆,上百家店铺),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宛如一幅直观明清、民国时期社会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图”,一座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资大全的活性博物馆,其规模之大、气势之雄、内涵之深、保存之好,全国罕见,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罗哲文先生称之为“中国第一古商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我国著名旅游经济学家、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魏小安先生称之为“中国市场经济教科书”。中国旅游论坛专家团也这样说:“不到北京就不知道古代建筑之美,不到西安就不了解中华历史文化的精髓,不到洪江就不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商业文明的灿烂与辉煌。”现在我们就进入古商城访古探幽,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中国古代的商业传奇吧。
盛业木行与顺发油号
走进古商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盛业木行。木行主要集中内陆各地木材销往沿海地区。是洪江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洪江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这里的居民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淘金者、创业者。不同地方的人经营的范围也是各不相同,如贵州人主要经营鸦片,江西人主要经营洪油。在洪江的湖北人主要从事木业。这盛业木行不仅是个简单的木行,更是湖北黄州人所建的行业会馆,专门负责协调湖北商人在洪江经营的木材生意。
盛业木行旁边就是顺发油号。油坊主要生产洪江特产洪油。洪油是洪江出产的一种精制桐油,工艺独特,色泽金黄明亮,功能防潮、防腐、防蛀,是古代房屋、船舶、农具的优良保固涂料,远销东南亚,是洪江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这里也是辰沅会馆经营的一个油号。辰沅会馆为辰州府、沅州府的沅陵、泸溪、辰溪、溆浦、芷江、黔阳、麻阳等7个县共同建设的一个会馆。洪油业、木材业凭借洪江特殊的地理位置,长盛不衰达数百年之久,也带动了洪江整个商业经济的繁荣。鼎盛之时,洪江沅水、巫水之上千帆竞发,布满了运销各地的油船和木排。洪江人曾用“见船不见河,见排不见江”来形容当时的盛况。
福 全 堂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洪江古商城的“福全堂”大药行。福全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是一贵州商人开办的一家经营药材批发、配制成药的传统中药行。也许大家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在古商城大门会建一个大药号呢?其中有什么玄机吗?看,陈老板已经出来迎接大家了,还是请陈老板给我们介绍介绍。
陈老板:“各位贵客,远道而来。本店可谓篷壁生辉,荣幸之至。鄙姓陈,现为福全堂第十一任大掌柜。小店是洪江的一家百年老字号,批发南北药材,坐诊看病,施药救人,在西南药界也薄有名气。鼎盛之时本号仅凭药材批发一项年交易额就高达十万银元之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晚清时期,为筹集军饷,朝廷大开烟禁。洪江以水运交通便利,逐步成为内陆主要的鸦片集散交易市场。鸦片经营利润巨大,商人们趋之若骛,我福全堂亦随波逐流加入洪江特商会,干起了经营鸦片的行当,鸦片也逐步成为福全堂的主营项目,鸦片的年收入就高达白银二十万两, 曾一度跃入洪江十大富商之中。然众所周知,鸦片实为祸国殃民的毒物,经营鸦片这行当实在是有违祖师爷治病救人的祖训。痛定思痛,现本号再度开张,必将秉承祖师爷训诫,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不负我‘福全’之美名。”
各位贵客,我们里面请。这里是当时鸦片的一个展柜,上面陈列着云、贵、川各地不同品种的鸦片样品。也许各位贵客会纳闷,怎么药店可以经营鸦片呢?其实,这正是当时朝廷玩得一个鱼目混珠的手法,朝廷为了避免百姓议论,统称进口的鸦片为鸦片,列入药物类予以课税,统称土药,而本店当时的掌柜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明正言顺的做起鸦片的生意。当时全国一共有3条主要的鸦片运输线路,一条是西北鸦片东运,在华北、京津一带大量销售;二是西南地区鸦片经长江顺流而下,汇总于武汉、上海,分销于华中、华东各地;三是云贵川的鸦片,由贵阳到镇远下船,经水路直达洪江,经湖南洪江,进入华中地区。这条线俗称贵洪线。贵洪线又细分为十一条线路,据记载在洪江销售的贵州的鸦片就占了贵州全省鸦片销售量3/4。
杨三凤商行
根据清朝同治年间人口普查,全城3.8万人口就有1.8万人直接从事商业行当,当时的商城里可谓“无人不经商,无处不是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栋古建筑就是当时的“杨三凤商行”。大家请抬头看看它的墙壁。墙壁上镶有一块青石块,上面刻有“杨三凤堂墙垣”,这种青石块称之为“墙垣标记”。它是商人对自己产业的一种明确划分,相当于地界。这种墙垣标记在我们古商城每栋古建筑上都有,它不仅形象的证明着洪江古商城历史存在的真实性,也是当时商人财富的一种象征。
杨三凤商行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主人原为一名武官,江西人氏,后朱元璋“调北征南”,他也随着移民大军由北返乡,路经洪江,深深的被洪江的繁华所吸引,于是在洪江定居了下来。他独特的经历在他的商行中也得到了印证。首先,我们来看看杨三凤家的正门。在我们古商城每家每户的门都象这样包有铁皮钉有铁钉,它主要是起到防火防盗的作用。同时,用铁钉钉出来的图案随着主人身份、地位、兴趣的不同而不同,巧妙的表达着商人们不同的心态。
大家请看这幅图,下面画着一个花瓶,上面插有三根戟,图案不失其武官本色。那么这幅图表达了杨老板什么心思呢?这幅图的寓意“平升三级”,平步青云连升三级。这位主人虽然已经来到洪江经商,但他依然不忘自己官员身份与荣耀,虽已退居“江湖”,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朝为官,光宗耀祖。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将社会职业从高到低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商人在所谓的“四民”等级排列中列于最后一位,比手工业者还低。由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变为当时“四民”之末,落差可谓巨大。主人立此“平升三级”图案也巧妙的流露出初到洪江时传统“轻商”思想。但是杨老板在洪江这个以商为尊的商业社会闯荡多年后,思想却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可以从他家侧门的门楣上找到答案。大家请看,门楣上有四个古篆体字,有很多朋友来我们这儿研究与考证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古商城的一大迷。后来,经过有关专家的严格考证,认定这四个古篆体字为“无听发禅”。什么意思呢?从字意上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若无尘劳之心, 不汲汲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以清净之心来聆听感受生活与世界,就能萌发禅的境界。从深层次来理解,它巧妙地告诉世人,无论是做官还是经商,只要能保持超然洒脱的心胸,无听而无不听,顺势而为,无论做什么都会得到收获与满足,这也巧妙的道出了禅宗的真谛——“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另外,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的繁盛,在当时商人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传统的职业等级正从“士农工商”逐步向“士商农工” 过渡与转型,从商已成为仅次于为官的第二选择了。
苏 州 会 馆
对面我们看到的是苏州会馆。苏州会馆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由苏州商人筹资修建,为商业会馆。会馆是明清时期旅居客地的同乡人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最初的会馆,主要是同乡的聚会娱乐,排解乡愁的场所。明中叶以后,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会馆的功能也不断扩大,逐渐发展为商洽会谈、沟通信息,团结同乡、维护商帮利益的商业机构。而会馆在洪江商业发展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上,洪江没有设立行政政府,商人们在洪江结成会馆不仅统领商界,而且行使了政府行政机构的职能,按照商业运作的模式来管理洪江,为商人们创立了一个十分宽松稳定的经商环境。这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贾云集,在最鼎盛时期洪江就有18个省、24个州府、80多个县市在这里结成了同乡会馆与行业会馆。可以说,天下商人汇聚洪江,坐上久居,行商往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也是洪江古商城商业的一大特色。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形象的道出了洪江作为西南商业重镇的地位“华夏商魂天下商,跨过黄河过长江,闯过关东走西口,不到洪江不算商”。
目前洪江古商城还完好的保存着全国各地商人在洪江建立的会馆,如四川会馆、新安会馆、宝庆会馆、山陕会馆、长沙会馆等等共有48座之多。洪江的会馆来自全国各地,也将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化带到了洪江,各大会馆不同时期,不同的迎神赛会、庙会、民俗文化表演、地方戏剧演唱、祭祀活动精彩纷呈,丰富多彩,使得小小的洪江古商城成为一座“中华文明喜悦相逢的大观园”。会馆文化已成为洪江古商城一大胜景。如果有兴趣的话,细细寻觅在我们古商城一定可以找到你们家乡的会馆。
苏州会馆临近古商城入口,大门呈八字而开,八为“发”之意,有“笑迎天下客,广纳八方财”的寓意,体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清嘉庆时期,苏州会馆乔迁新址,这座会馆出租给其他会馆和商人。民国时期,洪江首富陈荣信买下这座房屋,经营布匹、洪油等生意,在大门右墙上写下了“百货疋头”的经商招牌。
封 火 墙
有专家这样形容我们洪江古商城的建筑,“如果说凤凰是大家闺秀,黔城是小家碧玉,那么洪江古商城就是豪门霸气”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那么就请大家再回头看一看苏州馆的墙院吧。回眼望去,我们不难发现苏州馆的整个建筑高墙耸立,状似城堡,整个建筑形态豪放霸气。这高高的墙垣我们称之为封火墙,它有三种功能,一为防火,二为防盗,还有一防是什么了?在这里我为大家留下一个小小的悬念,在下面的景点我将为大家揭开谜底。此外,我们可以看到这封火墙不是走直线,而是呈弧线延伸。为什么修成弧形?当时整个商城依山而建,弧形的墙面是根据山的走势修建的。洪江地少人多,地价昂贵,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大部分建筑均依山就势而建,以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所以专家认为洪江古商城的古建筑一改传统的讲究对称轴线的模式,而大多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化,是古代少见的自由式建筑,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洪江商人开放的心态。另外,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弧形的墙面,更富有美感,远远望去就象苏州绸缎一样富有曲线美,妩媚动人。
杨义斋木行
现在我们来到的杨义斋木行。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杨义斋是陕西人士,大家请看,其门楣为“关西世第”,在古商城凡是写着“关西世第”、“清白传家”的门楣都是杨姓家族的门楣。根据《史记》记载,这是为了纪念汉朝一位叫杨震的清官。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义斋木行最具特色的是这个倾斜的门,门为何斜开,这主要是一个风水学上的考虑。古人所谓风水即“藏风纳水”,避邪风,纳财水,商人们认为正门对中堂修,财气就外泻了,大门斜开、侧开可以起到聚集财气的功效。它巧妙蕴含着商人们求富、求财的心愿。
我们还可以从这门墙看到“义方恪守,记载精详”的对联,这是一副嵌字联,巧妙的将老板的名字写了进去,同时也表明我杨老板做生意以诚信为本,恪守商业行规,木材检尺准确无误。杨义斋木行是洪江木行中的百年老字号,其所以笑傲商海百余年与其诚信经商,信誉为本的经商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徐复隆商行
现在我们来到是徐复隆商行。徐复隆商行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其老板徐佐百、徐达臣两兄弟,自幼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后由文入商,闯荡商海,在洪江开辟了一片自己的事业,特殊的经历和学识也让他们两兄弟成为洪江有名的儒商,在洪江商人中独树一帜。徐家兄弟有两句经商名言,一句是做生意要“外圆内方”,所谓“方”为做人之本,处世之道;“圆”为经商之道,发财之术。有“方”无“圆”做不好生意;有“圆”无“方”做不久生意。总而言之,做生意要有“圆”有“方”,才能财源滚滚,利泽长流。第二句话就是“死店活人开,经营靠人才”。讲的是做生意人才第一,以智取胜。
古商城里象这样的建筑我们统称为“窨子屋”,“窨”在书面解释为地窖的意思,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洪江的窨子屋融合了徽派建筑与江南民居的特色,体现出了洪江古商城人特有的大气、实用,它集交易、居住、仓储于一体,大门沿街而开,便于做生意;一楼主要作交易经商之用,宽敞通达;二楼主要作仓储之用,考虑对货物的承重,横梁采用了坚实的材料,修的非常的密集。整个建筑具有十分浓厚的商业气息,是典型的商居合一的古建筑。中国传统的建筑类型均是脱胎于住宅的,很少有商业性质,而窨子屋虽然同样源于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但为了适应商业的发展,将一些房间改成了仓库、柜台、办公室等,这些改变显示了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建筑风格:新功能、新用途出现了,而没有新的建筑形式来适应。洪江这种建筑形式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建筑特征。
那么在这商业气息浓厚的窨子屋中,徐老板传统文人的风范又何在呢?大家请注意我身后的这根梁柱,圆圆的柱子中嵌进了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与众不同。这根奇特的柱子蕴藏着徐老板在商海中闯荡几十年的商战经验,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和辉煌,就要遵循“方圆”之道,也即头脑要灵活,做人要方正。所谓“方”为做人之本,处世之道;“圆”为经商之道,发财之术。有“方”无“圆”做不好生意;有“圆”无“方”做不久生意。总而言之,做生意要有“圆”有“方”,才能财源滚滚,利泽长流。同时,从形状上来看,这“外圆内方”的柱子就象我国古代的铜钱,也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含义在里面。小小的一根柱子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真不愧我们洪江一代儒商啊。
长 发 客 栈
对面这家长发客栈是隔壁杨老板开的行业客栈,专门用来接待经营木材的商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商人们的精明头脑,修这个行业客栈不仅方便了交易,同时也把行业内部的每一分钱赚进了自己的腰包。
宋 家 巷
这条悠长的小巷,称为宋家巷,是当时一家姓宋的福建商人,集聚在一起,以经营瓷器为主的行业街道,前面还完好的保存着当时的“协和瓷器店”。宋家巷是洪江以家族利益为中心,血缘体制经济的典型代表。中国商业经济总的走向是由血缘体制向地缘体制转型与过渡的,地缘体制经济是大趋所势。联系到地缘体制经济的典型——同乡会馆在洪江的大量存在。可以说我们古商城见证了两种经济体制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前面我说过我们洪江古商城的封火墙有“三防”,防火、防盗,还有一防就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古商人重利轻离别”,为了赚钱商人们长期漂泊在外,而家里的娇妻美眷怎么办呢?主人不在只好“养”在家里,让她们足不出户。所以商人们把这墙院修的高大严实,大有“防红杏出墙” 的意思。这些娇妻美眷寂寞孤独之时,只能通过这个高高的过街阁楼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望望自己的夫君是否回来了。
清代小洋楼
这一栋建筑是清代修建的小洋楼。洪江商人是开放的,在血缘体制向地缘体制经商的转变中,洪江商人无论是在经营形式还是在经营理念上,都走出了这样狭窄而悠长的小巷,他们用叫得响的品牌,高举诚釜底抽薪旗帜,乘着自己打造的商业大船,率先闯进了海外市场并建立了营销网络,从这所在清代修建的小洋楼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洪江商人率先接受西方文明的胆识。
淮盐辑私局
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文人王炯来到洪江,在他的《滇行日记》中形容当时的洪江是“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烟火万家”的巨镇。洪江是大西南重要的黄金口岸,是淮盐、川盐集散地。盐业自春秋战国时期就由国家专营,而贩卖私盐具有巨大的利润,屡禁不止。为了打击私盐走私,清政府于同治十一年(1872)在此设立“淮盐辑私局”,这里不仅辑私盐还兼收盐税。旁边还建一个大盐仓。
高 家 大 院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座高大的古窨子屋是当时洪江八大油号中的高灿顺油号,它始建于道光七年(1827)。高灿顺油号是洪江较早的大油号,也是洪江存续时间最久的一家大油号,直到解放前夕才歇业,百年洪油品牌享誉东南亚。而且,在一百多年的经商过程中,从高家油号也走出了许多白手起家的富豪,如民国时洪江首富刘岐山就原是高家的大管家。高家大院一共有三层,其中一层为地下通道,便于危急时逃生之用,现已封存不用,我们看到的这一层是大院的第二层,为主人居住及经商的地方,侧上方是第三层,为管家、佣人居住的地方。此外,三层侧院是高家的书院,专供高家子孙读书学习之用。
高灿顺油号老板高玉轩很会做生意。有一次,一批洪油采购商来洪江采购洪油。在会馆推介各大油号洪油的时候,很多商人争先恐后,卖劲的向客人推销自己的洪油是如何如何的好,而这个高老板很谦虚,他总讲这家的油成色好,那家的油炼制技术高,对自己家的洪油却没有一句说辞,会后人们惊奇的发现,找高老板采购的商人最多。原来这些商人认为,高老板对洪江所有油号炼制洪油的特点了如指掌,讲得头头是道,而这么卖力推介洪江的油,不着眼于一家的生意,有气度、有胸襟、有眼识、有诚信,他炼制的洪油一定好,跟他做生意也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于是纷纷购买他的洪油。
丝绸布庄街
我们现在要去参观的是丝绸布衣一条街,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栋木屋就是当年的丝绸店。洪江古商城地处沅水、巫水交汇处的山坡上,依山而建、街道交错、纵横曲折、高高低低,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七冲、八巷、九条街”。这些街、巷、冲往往是一个行业或一个家族一条街,油号一条街,木业一条街、青楼一条街等等,这些行业街道的形成无不说明了洪江商业的兴旺,对于研究中国内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史料考证价值。
现在我们所走的就是当年的丝绸布衣街。布匹是洪江市场购销的大宗商品之一。晚清时期,洪江生产的布衣大部分销往黔东各县。而油商、木商、特商从上海、武汉等地将棉纱、布匹、绸缎等回头货运回洪江,转销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鼎盛之时年转销土布11万捆,交易额在700万银元以上。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家布衣店,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一个姓叶的老板所开。这家布衣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面向普通市场批零兼营布匹,而且还是湘军首领曾国藩麾下长胜水师军服定购采制的商铺。
同 发 布 庄
同发布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商号为“同发昌”,前身为叶氏商行,经营丝绸、布匹,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湖南省双峰籍汤氏兄弟汤翘熙、汤松茂肩扛两捆绸布来到洪江避难经商后,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用重金买下此屋,方更名为“同发布庄”,主要经营的运输木材外销,在收购丝绸、布匹回洪散销周边省市,其经营规模之大,经济实力之强,共开设5家店铺,设上海、武汉两个分庄。
曾国藩兵服厂
湖南人近代的崛起始于曾国藩。这位位极人臣的湘军领袖,一代鸿儒,在洪江这座富得发油的商城也拥有自己的实力。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以吏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设置洞庭水师。当时,就在洪江分设了一个水师营,名叫长胜水师。这里就是为长胜水师专门置办兵服的一个兵工厂。
朱志大油号
紧邻曾国藩兵服厂的是洪江鼎鼎有名的朱志大油号。朱志大的老板祖籍安徽泾县。据说当时为了逃避太平天国战争,在他母亲的带领下来到洪江。到了洪江,家里十分艰苦,三个儿子偶入商行做学徒,后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开了家丝线铺,由于经营有方,发展到布疋丝绸,直至开钱庄、办油号。鼎盛之时,在洪江开了70多家店铺,除了理发店和洗澡堂不经营外,几乎垄断了洪江各行各业,也创下了“朱志大”这块金字招牌。
湖 南 银 行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湖南银行,洪江不仅是湘西南重要的物资积散中心,也是湘西南的金融重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湖南官钱局设洪江分局,有资本白银4万两,主要办理存款、汇兑业务。民国六年(1912年),湖南官钱局改组为湖南银行,洪江官钱局也改为湖南银行洪江分行,后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及复兴银行都相继在洪江设立机构,办理存款汇兑业务,洪江成为湘西南的金融划拨中心,货币流通量仅次于省会长沙。
在湖南银行高高的墙垣上我们抬头可看见一只振翅欲飞的大蝙蝠。只见它张开大大的双翼,双目微凸,炯炯有神,似乎在时刻关注着周围的行人。那么这只蝙蝠雕饰在这里有什么寓意呢?我们知道蝙蝠在中国古代意味着吉祥和福气。但在这里它不仅象征着福气,更有镇守银行金库的意思在里面。我们都知道蝙蝠是夜行动物,每到晚上就十分警觉,稍有动静就会展翅而飞,看守金库,通风报信在适合不过了。另外,在这只蝙蝠的下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孔洞,它是用作了望之用的,也可作为枪眼。与这只蝙蝠恰好相互呼应,相映成趣。
潘 存 德 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潘家宅院,潘家宅院是洪江著名绅士潘蓉庭先生的宅府。潘蓉庭是洪江万国红十字会的理事长,“恻隐堂”的负责人,一生为洪江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洪江人尊为“洪江四老”之一。潘家宅院是一栋木质穿斗结构的二进三层楼房,环境幽静淡雅,装饰朴实简约。
古商城寸土寸金,一般很少有庭院的构造,而较多的代之以天井。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周向中间倾斜,在接近汇合处,留出一方小小的可供阳光浅浅斜照的空间,这就是天井,这种幽暗的结构,正是大户人家财不露白的心意。洪江的天井分为干天井和湿天井。这里的天井为湿天井,通风、采光效果较佳,天井下有一精致的石板缸,承接雨露,有“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
潘家宅院不仅是潘蓉庭先生的住所,其一楼也是一家供来往商人居住的百年老客栈,这里的客栈分为高、中、低三种房间,其中高档客房主要供豪商巨富居住,中档客房主要供普通商人居住,而最为特别的是这里的低档客房,里面只有一个行铺,专供来洪江淘金、打工的人免费居住。正是这种宽厚、仁义的商业氛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洪江当老板”的财富传奇,也充分体现了洪江商人乐善好施、包容开放的心胸。
这种石板缸我们称为“太平缸”,可蓄水防火,有保一方平安之义,也可怡情养志。洪江人会根据个人、会馆或同业公会的爱好在石缸上雕出自己崇拜、喜爱的吉庆国案。这个太平缸正面为鱼龙变化图,这是洪江商人最为喜爱的一幅图,它形象地告诉人们,商海沉浮,变化无常,在洪江这座流金淌银的“西南大都会”,处处充满也机遇,也充满了挑战。贫富之间的变化,犹如鱼龙之变,只要努力拼搏,把握商机,贫穷会变得富有;反之,错失商机、经营不当也会千金散尽,一贫如洗。鱼龙变化之道实为经商创业之道,寓含了很深哲理,被洪江商人奉为经商秘诀。左边一幅为“三羊开泰”,“羊”通阴阳五行中的“阳”,寓意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也含有“好运来临、万事顺意”的意义。而犹为奇妙的是这“三羊开泰”正好与“鱼龙变化”图的一对玉兔遥相呼应,兔象征着月亮,在阴阳五行中对应着“阴”,也寓意着纯洁、美好、吉祥与长寿的意思。两幅图连起来看,有阴阳和谐的韵味在这里,极富中国文化特色。右边一幅为麒麟图,象征着财富与地位,也有镇宅之用。整个太平缸做工精细,构思巧妙,堪称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我们中国人的建筑处处都讲究个吉利,抬头举目都可见到吉祥和幸福,在这栋窨子屋的照壁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造型十分奇特的“福”字,仔细观察,整个“福”字由喜鹊、仙鹤、鹿、龟和星辰等图案组化而成,隐喻“福”、“禄”、“寿”、“喜”、“财”,有“五福齐全,福星高照”之意,整个建筑格调典雅,人文气息浓厚,充分展现了洪江商人经商心态和理念。
这个“福”字可大有来头呢。传说它是中国传统的“百福图”中的“福”字。“百福图”由136个造型各异的“福”字组成,代表中国136福地。这一“福”字起源于五溪之首的洪江,是“洪福齐天”的意思,洪即洪江。然齐天之洪福,极盛极大,非天子不能享用,宜隐之,故“百福图”中独缺此“福”字,136福字减而为135字,组成目前流传的“百福图”。康熙年间,由洪江一巨商投康熙所好,献给康熙皇帝六十大寿的。康熙龙颜大悦,赏给他大量田土,并将此“福”字赐予洪江。于是,此“福”字遂在洪江流传开来。后洪江商人在长期的经商过程,又总结出了“吃亏是福”等“福”之真谛,堪为商道之最高境界。
美 孚 洋 行
现在我们将去参观“美孚洋行”, 是洪江四大巨商之一梁湘帆的产业。梁湘帆祖籍河南开封,出生在湖南会同县,年轻时仕途坎坷,科场失意,于是愤而离家,来到洪江闯入商海,一开始在洪江的大街小巷里卖凉粉。据说,梁湘帆嗓门特别好,很会吆喝,一些大富人家的小姐、太太都很喜欢他的声音,他人也很机灵,嘴巴甜,小小的凉粉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后来,洪江四大巨商朱志大发现他,很赏识他。邀请他进入他的油号当伙计。刚开始梁湘帆还犹豫,觉得卖凉粉虽然小,可终究是自己的生意,自己好歹还是个小老板。可朱志大说:“你卖凉粉卖的再好也还是个卖凉粉的,成不了大气候”,说完就走了。梁湘帆听了豁然开朗,大丈夫求名当求万世名,立功当立万世功,做生意也要做大生意。于是他立马打了凉粉生意,进入洪江当时最大的油号朱志大油号做伙计,因为有文化,升做账房先生,后又当管家,积累了丰富的生意经验和熟悉了所有的商业客户。不出几年,自己独立门户。在激烈的商海竞争中,很快吃掉吞并了老东家朱志大油号和其他几家同行商行,生意越做越大。当时洪江有这么一种说法:“朱志大遇到梁湘帆,就像姜子牙卖面粉刮大风——倒霉透了”,可见梁湘帆经商手腕的硬朗和精明了。梁家从清代开始起家,做过许多行业,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油号、布业、木行、钱庄都开过,可谓风光无限,盛极一时。“美孚洋行”是梁湘帆开的一家为洋人推销洋货,采办商品的贸易商行,主要为洋人销售煤油,同时也为洋人收购中国丝绸、茶叶等土特产。
洪江有句老话叫“客无三代富,本地无财主”。在洪江这块黄金地上的淘金者太多,竞争非常激烈。每天有暴发户,每天也有破产户。梁家也就是如此,在梁家的曾祖父那代创下的家业占了洪江近1/4的商号,但到梁湘帆的孙子辈时,梁家家境也就开始破落下来。这也印证了梁湘帆的老板朱志大的家训“子孙强似我,要钱做什么?子孙弱似我,要钱做什么?”以张吉昌、朱志大、梁湘帆、高玉轩为代表的清代四大巨商的兴衰史似乎又应验了中国那句“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也让后世的洪江商人开始了对打破这一魔咒的漫长探索,也演绎出了“外圆内方”、“无听发禅”、“鱼龙变化”等众多中国传统商道文化的经典。
徐 积 庆 堂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徐积庆堂。徐积庆堂为洪江八大油号之一徐荣昌油号的豪宅。这栋窨子屋是徐老板专供他的管家邓子英居住的,整体建筑豪华霸气。邓子英精明能干,常年镇守上海、汉口等洪油主要销售地,为徐荣昌油号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堪为洪江商界奇才。为了让这个商业奇才死心塌地为油号工作,徐老板不仅对他委以重任,还许以重金、豪宅,甚至参与分红,足可见重视人才也是洪江商人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说到邓子英,此人可是非常精明能干,常年驻守上海、汉口等地,为徐荣昌油号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也正是此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封信,引发了当时震惊全国的“八大油号案”。
在抗战时期,洪油作为军用物资是禁用的,所以油价暴涨。于是邓子英看到商机,便写了一封信回来,要这边运油过去。然而这封信却被地方长官所截获,因为他们一直都想占有这些油号老板的家产作为自己的军资,于是便罗织了“运油资敌”的罪名,将八大油号的老板全部抓了起来。一年多的时间,花了巨额资金,甚至找到了宋美龄这层关系,才将整个事件平息下来。其中,庆元丰油号的老板刘雪琼在途中就含恨而逝,整个洪油业惨遭重创,徐家也由此败落,所有后人评价邓子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金 融 公 所
对面这栋窨子屋是当时的钱庄业的行业会馆,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像这样古老的金融公所在全国都有是十分罕见的,对于研究我国明清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考证价值。
长 码 头
洪江古商城“七冲八巷九条街”,状似迷宫,规模庞大,它主要是通过一些码头联结起来的。码头主要是堆码、搬运和交易货物的地方,洪江水陆码头众多,有“五府十八帮四十八码头”之说。江西、贵州、邵阳、湘乡、四川、重庆等外来人口“闯码头”涌入洪江,在码头结成帮派,把持各大码头。同时,又将江南文化、巴蜀文化、百越文化与荆楚文化融合,在各大码头京剧票房应运而生,无声、有声电影院先后开张;打鼓说书、小曲评弹、枪刀杂耍热闹非凡。极盛之时,洪江码头搬运工人达近万人之多。在清末时湘西还流传一句谚语:“汉口千猪百羊万担米,比不上洪江犁头嘴”。[据《中国古代史》记载,三国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汉口是长江的一个重要口岸,因地势重要,孙权于公元221年到公元229年迁都在汉口一江之隔的鄂(今武昌),并改名为武昌。到了明代,汉口在史书上已是我国商业的重镇,是中原、关陕与西南、南方商业贸易的枢纽。在中国历史上这么重要繁华的商业枢纽汉口,却不及湘西洪江。可想而知,洪江古商城在历史上的繁华是多么耀眼。]
洪江码头工人生活在社会底层,在用血汗钱养家糊口的同时,也于繁华之地以悲亢的码头号子倾泻胸中苦闷,创造了有名的洪江沅江号子,形成了富有洪江特色的码头文化。码头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流动性也造就我们洪江人热情、开朗、幽默的特点。
从码头的布局上来说,也是很有讲究的。洪江码头主要按照阴阳对应的原则分布,分为水码头、旱码头,长码头、短码头,高码头、矮码头,大码头、小码头;而按码头的功能,则分为生活码头、会馆码头以及众多的行业码头,如菜码头、米码头、油码头等多种形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码头叫长码头,一共有89层台阶,八为“发”之意,九为“长久”之意,寓意富贵永发的意思。
天 钧 戏 院
下了长码头,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一个非常空旷的地方,它是连接各条巷道的一个繁华、热闹的交通要道,它一共连接了五条巷道,因而也称为“五星广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来到湘西采风,曾到此地,称之为“五龙汇首”之地。这么小小的地方称之为广场,可见洪江当时是寸土寸金啊!对面就是百年老店胜春酱园,大家来洪江就造成不要错过洪江的特色菜——洪江血粑鸭。洪江血粑鸭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用了一种特色佐料——甜酱。而这家胜春酱园就是制作甜酱的百年好店,当年它不仅经营甜酱还兼营酒业,老板为了招揽生意还写了一副很有特色的对联:“酸甜咸辣本店有,喜怒哀乐在对门”,它对门的喜怒哀乐就是指我身后的天钧戏院(天津戏院)。天津人热情豪爽,天津曲艺在全国也是叫的响的。这里面常年表演京津各种各样的曲艺,是洪江人闲暇之余最喜欢逛得地方。很多老板都是这里的“粉丝”、票友。洪江人爱听戏曲,早在明末清初,外籍来落户的商会会馆,为了排解思乡之愁,都会在自己的会馆中建有一个本乡本土的戏曲舞台,每逢过年过节或大事、红白喜事,洪江人都会在自己会馆的戏台上请班子表演。当时洪江共计有48个半戏台,48个会馆就有48个戏台,另外半个戏台是老百姓们演戏时临时搭建的,没有化妆间,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场所,位于原来的司门口。会馆的戏台不仅仅是商人们自己娱乐消费的,他们还会邀请自已的生意伙伴、地方官员、军阀到自己的会馆来听戏,一来可以联络感情,二来可以借此荣耀乡里,显示财力。各大会馆的戏台林立,也大大促进了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昔日的古城到了晚上的时候可是灯火通明,戏台上是锣鼓喧天,戏台下是掌声雷鸣,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也行成了洪江三响之一“唱戏的响声”。
育 婴 堂
下面我们要去的这条古巷叫做“育婴巷”,洪江商人于光绪六年(1880年)在此筹资捐建育婴堂,专门收养弃婴。乐善好施是洪江殷商富贾的传统风气。育婴堂的举办,大部分出自殷商富贾,小康之家,其中张积昌老板一个人就捐献白银多达一千八百两。这一慈善事业的创办,延继百年之久,至民国时期,社会风气好转,弃婴渐少,始告结束。这在当时湘西地区也是一个创举,为旧社会的儿童福利事业作出了贡献。
汛 把 总 署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汛把总署。它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是我国清代绿营军基层武装组织。清朝军队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为“八旗军”,以满、蒙两族为主,主要卫保皇帝、京师,并分驻全国军几要塞;二为“绿营军”,以汉人为主,主要镇戌地方,因以绿旗为志,故称“绿营军”。全国划为十一个军事区,区的最高长官为总督,区下设省,省下设镇,镇下设协,协下设营,营下设汛,本府即属绿营军中的“汛”。绿营编制原则为“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兵镇戌”,在洪江这一弹丸之地,设立汛把总署,足见此地的重要性了。
这是一栋二进二层木质穿斗式建筑,三开间回廊式布局。房屋的窗棂是请能工巧匠雕刻的“龙凤变形体”,也称的上是“皇威浩荡,庇我洪江”的见证了。而“天井”建在房屋的正中央,通风和采光俱佳,方便日常办公,亦可让屋内之人随时感受外界的阴、晴、圆、缺,风、雨、雷、电,大有“天人合一”的意趣。洪江汛把总署首任把总段芝兰来此深有感悟,他认为为官之人观此阴、晴、圆、缺,风、雨、雷、电之变化,不仅应感悟“物我合一”之境,更当秉承天意,护守一方之安宁,方不负皇恩。
各位请看:“对天勿欺”,亦即所谓“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灵”,为官一任当秉承天意,秉公办事;“罔谈彼短”,即不可随意谈论同僚的长短,以免“祸从口出”;“待人以恕,勿矜己奇”,即做官之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切不可居官自傲;“不局不卑,居仁由义”,意为为官做人要心存仁义、不偏不移,不卑不亢。总而言之,为官做人要心怀仁义之道,力行中庸之术。大道无形,圆融于技,此六句为官之要决,不仅是做官的道理,也巧妙的蕴涵着做官的技巧。它告戒我们对天子要忠心耿耿,对同仁要罔谈彼短,对下属要待人以恕,如此方能在这官场上如鱼得水,仕途坦荡。
听完这流传数百年的“为官六要”,不知各位有何感想?
王天培旧居
大家对面所看到的是我国著名将领王天培在洪的住所。王天培(1888—1927),贵州天柱人,我国北伐战争期间著名将领。王天培的部队纪律严明,骁勇善战,与叶挺的独立团统称为“铁军”,与湖南会同的粟裕将军齐名。其父王大瀛曾任清朝"绿营兵"都司。王天培1909年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他在军中以身先士卒,勇敢善战驰名。1921年在桂林受孙中山先生召见,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受中国共产党影响,投入广州国民革命军,任左翼总指挥官兼第十军军长。曾配合贺龙部消灭黔军袁祖铭部,攻克武昌、沙市。1927年因倾向革命,不服从蒋介石指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杭州,享年只有39岁。
民国15年5月,南方国民政府革命第十年军长王天培率部由贵州进入湘西,以一个师进驻洪江,边整训边扩军,同年8月23日,国民党中央委员、广东军政府代表、中共党员,我国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来洪江,主持授旗宣誓北伐大会,9月王天培部由洪江下常德,参加北伐。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在王天培旧居的墙壁上有“新三民主义”的标语牌,上面写着“民族主义第四讲、民声、民想”等内容,这种大革命时期的标语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常 德 会 馆
下面我们要去的是洪江的富豪区,这里会馆、钱庄、豪宅林立,堪称洪江的曼哈顿。旁边就是当时的常德会馆。常德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是洪江当年最早的一批会馆。清代时,有一个四川籍的秀才穷倒潦极,来到洪江谋生。那时洪江的北辰宫还是一个茅棚顶的院子,当时常德有一个汉戏班子住在北辰宫,每天到各处去踩堂戏。秀才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又生了重病,常德戏班的堂主收留了他,让他抄剧本,或临时充当一下“加官”。所谓加官就是开戏前要由一个戴着面具不开脸的人在台上跳几下,祭祀天地鬼神之类的角色。原来都是由70岁以上的老人做,秀才没钱,堂主就让他做加官。秀才病好后,进京赶考,考上了状元,当了官,发了财,回到洪江,在洪江修了一个四川会馆,以报祖恩;再修了一个常德会馆,以报知遇之恩。
忠 义 镖 局
俗话说树大招风,在中国有钱的人总是怕被别人惦记着。为了保护自己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洪江许多富商都重金聘请武功高强的人士为他们看家护院,于是“镖局”就应运而生。同时,洪江商业以洪油、木材、土药等三大产业都是输出外销型产业,市场流通出大于入,每年必有数次从长沙运现金(银元)经宝庆、洞口而抵达洪江。如鸦片出境一样,必须成群结队,武装护送。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当时名震湘西的忠义镖局,它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与我们前面看到的窨子屋不同,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前庭后院,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前院是镖师练功习武之地,墙壁上书有“忠”、“孝”、“礼”、“义”四字和“十八罗汉练功图”; 在这里可以看到门的两边写有“镖传四海,信达三江”,这可是这家镖局的口号。后院为镖师起居和洽谈生意之所,内供奉关武大帝。忠义镖局主要为豪商巨贾押运银票、货物,看家护院,坐夜守店,也开馆收徒,传授武艺。忠义镖局的掌门人刘大鹏,湖南长沙人,幼时即入嵩山少林寺习武,不仅精通十八般武艺,而且头脑精明,他把镖局开在这洪江最繁华的金融一条街,足见他的经商意识和人面广了。现在忠义镖局现场表演古代押镖、行镖全过程,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镖行历史文化的活性博物馆。下面就让我们亲身去感受一下当时押镖的情景吧。镖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以物是人非,但我们遍访民间,终于找到了刘大鹏的第十一代嫡孙刘昆龙师傅,请他担任镖局的大掌柜。现在就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大掌柜.........
刚刚我们所听到就是刘师傅的自报家门,紧接着我们看到的就是眼明心细的二掌柜验镖的场景,看镖箱所押货物是否与镖单内容相符。现在看到的是出镖前的祭拜,祈求关武大帝保佑这趟出行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在这里可以看到镖师们现在已经出镖了,在出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镖车、镖箱、镖旗以及我们所听到的镖号。走在前面,手拿镖旗,口喊镖号的人称为趟子手,也就是开路人。趟子手所喊镖号“人行一道,镖走江湖,合吾。”当镖队行使到不安全地段时,趟子手就会喊出镖号,意思是不确定前方是敌是友,喊“合吾”时也是非常的讲究,“合”字会尽量拉长,“吾”字则落音加重,如果是友对方会简短的回一句“合吾”,相当我们现在所说的暗号;如果不回,整个镖队就要进入警戒状态。那这时就需要“点春”了,“点春”是镖局内的行业术语,意思也就是谈判。这些镖师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要有“点春”高手。如果“点春”成功则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一场血腥之争;反之则要兵刃相见。所以镖局当年还流行这样一句俗语“一声合吾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洪江镖局押镖主要有两大路线,一是水路,二是旱路;水路又细分为三条,一、沿沅水而下常德入洞庭再入长江各流域;二、沿沅水至巫水→贵州→云南→昆明→印度→西域各国;三、沿沅水至舞水→芷江、新晃→镇远→贵阳→云南→昆明等等;旱路主要是翻过雪峰山→洞口→宝庆→长沙→汉口等地。
这旁边厢房内是镖师们的十八般武器,大家可以随意看下,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心先利其器”。镖师们常用武器有长枪和单刀,长枪为百兵之王,最适于车战,马战;单刀为防身佳器,适于近战,夜战;走水路镖时,兵器更要短小。
在我国古代,主要分为六大镖系,分别是物镖、信镖、粮镖、票镖、客镖和银镖,当时忠义镖局主要押送的是银元和烟土。据老人们回忆:当时是一担烟土、一个挑夫再配一个镖师,队伍浩浩荡荡,从清晨一直到晚上整个队伍才能走出城去。两个月后,这一担烟土就换成了一担光洋,每到月中或月末为的结算日,一到晚上整条街上都是倒光洋,数光洋的声音,叮当作响,铿锵不绝,即而形成洪江“三响”中的光洋响。
民国十九年(1930年),军阀何健担任湖南省主席后,强行吞并了镖局旁边的盛丰钱庄并改名为复兴银行。当时他特派手下谢龙率一个监护大队进驻洪江,专门从事鸦片税的征收和武装押送,而且每担烟土,每辆镖车都要拿取护送费30块光洋。镖师们的武功再厉害肯定也敌不过火枪,所以镖局无事可做,便自行解散了。
陈荣信商行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陈荣信商行,它完整而集中地展现了古商城的商道文化,堪称洪江商业古建筑的经典。陈荣信商行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陈荣信商行占地面积360多平方米,共有20间房子,原为一张姓道士所修,一个小小的道士凭借香火钱就能置办起这么大的产业,也充分说明了洪江的富有和繁华了。后来,这个张道士在洪江赚足了香火钱,将这栋窨子屋又转卖给木材商人杨和继,又重新去追求他逍遥的神仙生活去了。清末民初,房屋又转卖给了当时的洪江首富陈荣信。陈荣信把扩建的那套客房赠送给了他的管家郑煊,人称郑坐半,而这个郑坐半可是来头不小,他为我们在古商城留下了一宝。待会我们就可以看到。三位不同的主人也为这栋窨子屋带来了不同的印记。
首先,陈荣信商行的建筑格局与样式完全遵循中国道教阴阳风水学说依势而建。为避免正门正对巷口,前门与正门成一斜线,有趋吉避煞的含义,所有门楣都镌有“太极八卦”图和“福泽绵长”的字样,有镇邪祈福的作用。
如果说陈荣信商行的建筑格局体现了张道士的特点,那么杨老板、陈老板的印记又在哪里呢?我们就一起进去找找吧。
各位朋友,走进陈荣信商行,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栋庭院式的窨子屋,有正屋、东西配房和厢房组成,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前面我向各位提到的陈荣信商行的宝贝就在这班驳的墙上,它是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所题的楹联“吃亏是福”。这幅勉词是郑板桥赠送给郑煊祖上的。郑煊祖上为一木材商人,有一次他运着一大批木材,到江浙一带去销售,随知中途河道搁浅,木材不能运下去。郑煊祖上十分焦急,如果生意不能做成,就要血本无归了。但后来汛期来临,货物得以顺利运到目的地。货物到了,不想江浙一带由于上游河道搁浅,市场木材奇缺,价格暴涨,郑煊祖上反而狠狠的赚了一笔。后来,他到扬州,把他这次做生意一惊一喜的过程告诉了郑板桥,郑板桥听了欣然写下了这幅勉词,而这种附有注解的完整版的“吃亏是福”在全国只在我们古商城保存,十分珍贵,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郑板桥是怎么看待生意场上的盈与亏吧。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说的是:当生意鼎盛之时要懂得居安思危,善于发现生意中存在的问题与危机;当生意处于亏损状态时,却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即要有宽阔的胸襟),善于发现盈利的商机。
“损于已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说的是:如果带着上面两句的态度来看待生意中的亏损,就豁达了。生意一时亏了,没关系,因为我做生意公道待人,诚信为本,虽然亏损了,内心却是安宁的,同时别人见我做生意厚道诚实,下次自然会有更多的顾客前来,古人所说的“宁愿做一去百来的生意,不做一去不来的生意”就是这个道理吧。
“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即得到了内心的宁,又获得了顾客的认可,福气就蕴含在其中了。
吃亏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正因为如此它也不失为一种豁达的胸怀,一种坚毅的品质,一种不计一时之得失的风度。暂时吃亏又何尝不是做诚信的投资呢?这样看来有时吃亏也是福运的开始。这与有着“红色资本家”之称的荣毅仁先生的经商理念:“发上等愿,结中等缘,想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后来郑煊的祖上将郑板桥的格言作为家训,流传至今。同时楹联下立有一“鱼龙变化”太平缸,与“吃亏是福”交相呼应,完整地展现了陈荣信商行厚重的文化内涵。
陈荣信商行在建筑功用上也较为鲜明的体现了洪江古窨子屋商住合一的特点。它的一楼大厅宽敞通达,主要为洽谈生意之用,旁边扩建的客房是杨老板专门用来接待来洽谈生意的商人,免费吃住,体现了洪江商人“仁义为本”与诚信。当然也不乏商人的精明,吃了我的,住了我的,不跟我做生意总过意不去吧,即使这次做不成生意,下次有生意总要光顾我吧。
走进洪江古商城,倘佯在这商道文化的海洋中,游览着这一座又一座的豪商巨宅,从外圆内方到无听发禅,从义方恪守到里仁为美,从鱼龙变化到吃亏是福,我们感受到的是洪江商人在千百年商海激战中的传奇故事。勤劳智慧的洪江商人,他们大胆突破了重农轻商的传统束缚,高扬起“经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儒商旗帜,演绎和形成了以追求诚信、注重商德、灵活多变、回报公益为核心的“洪商文化”。它标志着洪江商人的理性与成熟,更是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现。走进洪江古商城,就是一次中国财富朝圣之旅,就是重读一本中国商业文化的百科全书。漫步洪江古商城,将让您学习到难得的经商之道,发财之路,创业之术,做人之理。
盛 丰 钱 庄
盛丰钱庄创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是洪江23家钱庄中较大的一家。钱庄有钱庄的讲究,走近其间,我们看这的招幌上有四个大元宝,标明“堆金积银”,下面古铜币上有“五行大布”字样,寓意财力雄厚,再看门牌也是别具匠心,看那“丰”字像不像一串串铜钱铸成的铁算盘?朋友是否发现这招牌也不同寻常,“京平足银”也许大家会问这个“京”字是不是写错了,怎么多出了一横呢?这就是我们盛丰钱庄的一个谜。清朝时期,由于各地通行的平色(即银的成色)不同,所以各地分行发行的银两票不仅都印上地名,还印上该地名内通行的平色标准,如北京为“京平足银”,河南开封为“汴平足银”。这“京”字多一横,即本钱庄以京平含银量高、成色好的“松江”银为标准,比京平加一点收银,即以市平的实际重量收银,放弃了余平,让利给顾客。这样做也使得来这里存银子、汇银子的商户和客户络绎不绝,从存款利息、汇率收入上又弥补余平的损失,钱庄的商誉也是闻名遐迩,这真可谓“吃亏是福”呀。
钱庄是中国旧式的金融机构,历史悠久,对促进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少的作用。盛丰钱庄也同样对当时的洪江商业物流,金融贸易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盛丰钱庄由大掌柜房(总揽钱庄的大权和内外事务)、副掌柜房(协助大掌柜,负责内部及经营事务)、帐房(办理进出结算、总揽商帐)、信房(处理书信、函纸)、跑街(兜揽存款、发放贷款、出入钱币布钱)、银房(收付、保管现金)、长头(担任汇况和现钱买卖及兑换)、栈司(还送现银、报送偿单);接待等部门组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钱庄的营业厅,后面还有帐房、掌柜房和信房,里面格局设备都是按当时的原状进行布置的。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厅挂落上的图饰,上面两只蝙蝠都衔着一枚古钱币,取“福在眼前”之意。旁边有幅鎏金对联,上联是“盛景有期银白金黄铺大地”,下联是“丰年在望禄光福气耀长天。”横批“义重于金”。讲的是,本庄以义取利,自然生意兴隆,而钱财多了,福禄也就少不了。大家请看,这下联“耀”字少了一点,其乃我们钱庄的第二大谜,其实,这是行业忌讳。按照五行之说,钱庄业五行属金,而火克金,“耀”字火旁少一点能化去火对金的刑克,使得钱庄生意红火一样少。这里的布置、装饰,也有讲究的。走进大厅,我们首先看见的是两个大柜台,左边这个柜台专门是发行、汇兑庄票的。右边这个柜台是专门兑换银钱和存款放款的。
盛丰钱庄发行的庄票,不仅可以在汉口、贵阳、镇江等地的分号汇换银钱,也可在全国“康”字的钱庄兑换银钱,因为那时的全国钱庄分别以“恒”、“国”、“康”、“源”等字号排列,正像现在的工商、建设、农业、中国等银行一样。
这里是钱庄的中堂,供奉有钱庄业的祖师赵公明,是老板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即迎财神),年节期间关门休息的店铺一般都在这一天开门营业。钱庄清早也要举行仪式,准备供品,燃放爆竹,接财神,确保这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庄内设有五色茶点恭迎新年后的顾客。
右边是大掌柜房和帐房,是钱庄经营的枢纽和重地。钱庄一般实行掌柜负责制。老板一般不参与钱庄的经营业务,只在年终听取全年的决算报告,大掌柜在钱庄内拥有无上的权力,无论是人事和业务,统统由其定夺,他人只有建议权。只有遇到重大事项,掌柜才向老板报告。
掌柜房的后面是账房,是金钱庄的机密之地,这里的帐房先生和伙计都精通各种帐簿,熟悉财务。那算盘更是打得“大珠小珠落玉盘”,毫厘不差。中堂对联中的“算分毫算公平何须再算”,就是对他们的赞誉。古代记帐是很有讲究的。如在一天营业完后,总计现金金额,写做“入日生”。如果帐簿还剩一格时,这一空往往写上吉利话,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黄金万两”等。
在掌柜房和帐房的对面是钱庄的信房,是专门处理书信、函件的地方,一般多聘用有学识之人充当文牍先生。以前钱庄业务结算、人事调动、各类文件等全部信息都要在这里书写成书信、函件,发往各地分号,可以说是盛丰钱庄的信息发布中心。所以,这里的工作要求十分严格,要做到准备无误、万无一失。
盛丰钱庄的基本格局大体就是这样。但是在这座钱庄最神秘的地方还未曾见过,那就是它的金库,这也是这里第三个大谜。在此,我想请大家自己亲自揭开这个谜。
盛丰钱庄的金库设置十分巧妙,一明一暗。明在上,设在信房后,厚墙围实,固若金汤。暗在下,设在地下。一般人最多能找到这明的金库,不会想到还有个暗金库,这老板也可谓煞费苦心了。
民国二十九年(1940)湖南军阀刘建绪、何健等人强势吞并了盛丰钱庄,将其改名为复兴银行。民国三十八年(1949)洪江解放前夕复兴银行歇业。
盛丰钱庄我们就参观到此。离开之前,我还想告诉大家这老板的一个发家致富的小秘诀。这个秘诀就在它的大门上,我们看大门上画有蝙蝠和铜钱,同样有“福在眼前”之意。但它的更深刻的寓意是告诉大家:“兴由勤俭、败由奢”,即使把钱攒进了家门,也不能乱发,也要一个铜钱掰成两半用。大家看,这打开了门,铜钱是不是分成两半了?
厘 金 局
现在我们来到的厘金局。不知各位朋友有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机构呢?厘金,亦称“厘捐”,是晚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筹措给养而对通过国内水陆交通要道的货物征收的一种捐税,其税率最初按货物价格值百抽一,1%即为1厘,故称厘金。我们可以从当时厘金局的对联得到印证:“天子何思伤民财,因小丑猖狂,扰兹守土; 地丁不足济军饷,愿大家慷慨,输此厘金”,这是当时湘军将领胡林翼写的,他完整的概括了厘金的来历。洪江商业繁盛,税源充足,在此设立厘金局主要征收的是特税,即所谓的鸦片税、花税,其中洪江一年的烟税高达40万两白银,占了全省烟税的1/4,这也可见洪江的富裕。
洪江厘金局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时称“湖南厘金局洪江分局”。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改称“洪江厘金征收局”。厘金局右侧为当时的征税柜台,局内设文牍室、会计处、庶务处、书记处、稽查处、监印处、开票处等机构。1929年湖南废除厘金,厘金机制不复存在,此屋由山西商人张南山买下,作商居之用。厘金局作为清末特有的税务机构对于研究晚清社会经济发展史、税收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像洪江这样保持如此完好的厘金局在全国都十分罕见。
1929年湖南废除厘金,厘金机制不复存在,洪江厘金局由山西商人张南山买下,作商居之用,专门销售山西汾酒,并在大门两边书着“山西汾酒销售处”。
里 仁 巷
下面我们来到的是洪江洪油商集中的地方——里仁巷,即当年的油号一条街。附近为洪江几大著名油号商宅,格外大气。从这里我们看到当时八大油号——刘同庆、刘安庆油号的招牌。从刘安庆油号的门楣我们可以看到四个镏金大字——“里仁为美”。里仁巷取名就缘自于此,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而美”,“里仁”出自论语第四章,意思就是指里面住了一位口德高尚的人。“里仁为美”说的是与仁人为邻,生活于民风淳朴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为什么在刘安庆油号的门楣上会有“里仁为美”的牌匾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据说在清代时期,有一杨姓的木材商人住在这里。有一次,他在生意上一时资金周转不灵,于是决定将他其中的一栋房产卖掉,以解燃眉之急。房子卖给了当时洪江的一个姓陈的油号老板。陈老板买下这栋窨子屋后,决定做家居之用。于是,请人进行整修。谁知在整修的过程中,从正房的木版下挖出了一坛金子。一般的人也许都会乐滋滋的把这坛金子归自己所有,可这个陈老板做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他要将这坛金子还给那位卖房的杨老板。可也真逗,这杨老板居然也拒绝这雪中送炭的金子,说什么也不要。大家都感到奇怪,议论纷纷。争执不下,两人把金子抬到汛把总署,请把总定夺。官老爷大呼:“怪哉!怪哉!”,要他们都说说自己不要金子的理由。陈老板说这坛金子不在他们原来的买卖契约中,理应归还原主;杨老板说房子都卖给他了,房子里的一切就都是买主的了。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谁是谁非。最后,还是这汛把总署的师爷给出了一个点子,既然谁都不要,就把这金子用来修路吧,造福百姓,一举两得。两位商人同意了,把总很是高兴,当场就写下了“里仁为美”四字,送给了两人。陈老板回家后,立即叫人将这四个字做成牌匾,作为他的门楣标志。两位老板重信轻利的尚德之风,立即在商界流传开来,为他们赢得了很好的商誉,和他们做生意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时光荏苒,这栋窨子屋早以不是原来的陈老板的了,但每一位在此居住的商人都以拥有它而为荣。每位新主人,乔迁这里,首先做的就是将这“里仁为美”重新涂金粉刷一番。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字虽然历经数百年,依然如新。
刘松修商宅
这栋窨子屋最近的主人就是刘安庆油号的老板刘松修。刘松修是也是洪江德高望重的工商界人士,解放后曾任洪江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一生为洪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曾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爱国一直就是洪江商人的传统风气。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热朝,洪江工商界积极响应,当即成立了洪江市工商界抗美援朝分会,决定集资捐献“洪江工商号”战斗机一架,分行业挨家逐户答订增产节约计划和爱国公约。当时国家规定战斗机一架需要资金15亿元,而洪江捐资总额达到了17.6亿多元,还超过了捐资计划。刘松修在这一场“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义举中堪称洪江商人的杰出代表。特别要指出的是,当时整个湖南总共就捐了2架飞机,而洪江一个弹凡之地就捐出了一架,可见洪江商人的富有与爱国了。
福兴昌烟馆
各位朋友,现在我来到的是余家冲福兴昌烟馆。余家冲是洪江古代的一条烟花柳巷,青楼、烟馆、茶馆(实为赌馆)等娱乐行当都集中于此。
福兴昌烟馆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是一栋一进两层的窨子屋,双重大门,地势较高。(上码头,走进烟馆)这家烟馆是洪江的一家高档烟馆,设备考究、服务周到,专供豪商巨富消费。烟馆布置得十分富丽堂皇,烟榻是雕花的大床,还有红木大床的,有桌子椅子,供烟客坐着聊天,并备有点心、茶果(有些烟果则免费提供)。洪江人用这样一句歌谣形容福兴昌烟馆,“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杆枪。”这里烟具更是考究,烟灯、烟扦和一切小零件都是用上等白铜制成,少数还有银制的;烟枪更是精制而名贵的,甚至有象牙制成的。但在洪江值得炫耀的只有三杆半烟枪,都是上等翡翠、玛瑙、钻石、金银、象牙等珍贵材料制成的。
为了招徕生意,这家烟馆老板在这墙上和太平缸上设计了一条行业广告语。我们抬头可以看到烟馆的院墙上书有一个“福”字,天井下的太平缸上刻有罂粟和“寿”字,加上门外高高的码头,喻意为“福寿膏”。
洪江因是鸦片的集散地,烟馆林立,一度发展到200多家,吸食鸦片的人成千上万。1952年,人民政府开展禁烟禁毒运动,遗祸百年的鸦片才在洪江绝迹。
招 手 阁
洪江自唐宋以来便成为了西南地区的繁华商埠,南来北往的商贾、游客和流寓之人云集于此,青楼也随之开始活跃,成为商贾流寓者寻欢娱乐之所。在洪江出土的一元代雕板,可见当时洪江河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妓院茶社,明灯高悬,人来人往,生意兴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清康乾之际,洪江商业经济繁荣,青楼业亦迅猛发展,形成了余家冲、木栗冲、康乐门、梨子园等花街柳巷。至民国抗日战争期间,来洪避难及经商者甚多,洪江人口激增,出现“战时繁荣”,青楼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数目多达50多家,这50多家都在政府挂了号,要上花税的,象这类“正规”的妓院叫做“堂班”,而诸如其它不注册的小妓院和暗娼更是不计其数。在这条烟花柳巷,沿街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挑出来的小阁楼,叫做“招手阁”,是青楼女子专门用来招揽客人的地方。
绍 兴 班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青楼的高档消费场所,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一处十分人性化的设计。大家请看,这是一条暗道。就有人不明白为何在这深深的巷道里修上暗道呢?这是因为,来绍兴班消费的可都是豪商巨富,风流雅士,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爱面子的人,来此花天酒地怕碰上熟人而尴尬,所以在此修了不同的暗道,每一条暗道都通往不同的包厢。这也好让他们在危急之时溜走之用,好比,上级碰到下级,父亲碰到儿子,谁家厉害的媳妇找上门来,也好多条道走啊!介绍了这么多,想必大家都想看看这绍兴班的庐山真面目吧,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绍兴班,这绍兴班的老鸨可会做生意了,看看其大门上的邓联知道了。上联是“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下联是“看世情怎样?醉得多醒得少”,横批“春意盎然”足可见当时生意红火的程度了。绍兴班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绍兴班就是当时的高档青楼“堂班”之一,里面的青楼女子都是才貌俱佳,她们都是卖艺不卖身的高级艺妓,最为有名的是绍兴班琴、棋、书、画四大花魁。
绍兴班整个建筑具有十分明显的行业特征,两进三层,层楼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极强。每一层都若干别致的小房间,第三层上有一个天桥,将窨子屋南北连通。楼内窗框和走廊都是雕花细木,可以想象当年的富丽堂皇。而且与古商城其他窨子屋不同,一般富商家居的窨子屋除了高大气派的正门外,最多在正门旁开一小侧门,为佣人或工人进出之用,周围都是无窗的高墙,但绍兴班每层不同的每间房都有小门和下楼的出口,这就是洪江人称之为“暗道”的出口。
绍兴班的侧院为荷风院,他是专供被一些商人看中了赎了身的艺妓们居住的地方,因为这些人虽然被赎了身,但是由于在妓院里做过事,按照洪江的习俗是不能带到家里去的,所以商人们就将他们继续交给老鸨另院居住,单独管理。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一幅当时的行业对联,上联是“迎送远近通达道”,下联是“进退迟速逝逍遥”,横批“送往迎来”。大家有没有看出这幅对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以前有一个秀才来此消费,把钱用光后没钱付账了,老鸨便让他做一年长工还债。如果要秀才在青楼当客人,做三年他也愿意,可是要他做长工,他肯定不干,于是便和老鸨商量说“要不我给你写幅对联,你要是喜欢,你就放我回去,如果你不喜欢我再给你做一年长工。”老鸨想后认为可行,便同意了。后来,这位秀才便写下了这幅对联,老鸨看后非常满意,不仅放他回去,而且还赠了秀才几两碎银,并且把这幅对联挂在了荷风院的门口。各位看出它的特别之处了吗?其实秀才是借此对联,道出自己要“走”之意,您看这幅对联每字都是“走”字底吗?当然,这其中还能从做人的道理来讲,这句话蕴含了很深的道家阴阳学说,它告诉我们:做人要能屈能伸,能进能退。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洪江众多的宫馆义园中,有意思的是妓女们也有自己的行业会馆,称之为“三皇宫”。
历史终归于历史,艳丽奢华的青楼随着时代的滚滚洪流必然走向没落和覆灭。此地,也是人去楼空,空余烟花旧事,任凭世人传说。
在这里古商城的参观也即将结束,在此回顾古商城,可以用三大特点来形容:1、完整性:完好的保存了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有380余栋,有各式各样的会馆、钱庄、商行、镖局、青楼、烟馆等等,所以有着中国第一古商城的美称。2、真实性:像这些高低错落的石阶码头和曲径通幽的青石板路,以及斑驳的墙面无不尽透了历史的沧桑感。3、唯一性:规模如此庞大的商业古城,各行各业琳琅满目,在全国都是唯一的。
所谓“商道即人道”,做人都有境界之分,经商自有高低之说。作为商人,“义方恪守”、“鱼龙变化”是最基本的商业常识,是否做到这些就足够了呢?当然不是,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得努力做到“外圆内方”、“吃亏是福”、“里仁为美”。不过,在这变幻莫测的商海中,也有少部分精英洗尽铅华,无诸尘劳之心,无功名利禄之恋,用一种超然的心去经商、处事,达到了经商的最高境界“无听发禅”。
古时的商人大都信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发家致富除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和机遇外,还要依靠神灵的保佑,所以当年洪江宗都十分发达,佛教、道教、基督教、巫傩教四教合一,仅寺庙就有130多家,城中心就有十几家大的寺庙。
大 佛 寺
现在我们来到是湘西最大的居士林——大佛寺。大佛寺兴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因内供奉着湘西最大的佛像而得名,是洪江佛教居士们修行的地方。寺院改建前,这里首先供奉的是财神——关公,这也体现洪江商人特有的心态吧。来到大佛寺,不仅有佛祖的赐福,还能得到财神的庇佑,所以洪江商人特别相信大佛寺的神灵,这里的香火也十分旺盛。同时,在商人们看来,关公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诚信、忠义的化身,所以洪江商人把大佛寺选作十大会馆执事的公所。十大会馆首领经常在这里议事,一旦决定下来的事情就不能推翻,因为有佛祖与关老爷的仲裁与作证,这对于维护会馆的权威,规范商业市场秩序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中国第一古城
景区人文底蕴深厚,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江南时,曾隐居汤池,留下“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诗篇佳句,“汤池”之名即来源于此。
洪江古商城在建筑形式上与传统的民居村落建筑有不同之处,其建筑风格十分别致,是典型的明、清江南营造法式,又具有显著的沅湘特色,俗称“窨子屋”。
洪江古商城历史悠久,是多民族移民所建的城市,因此,它的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元性。
洪江历史悠久素有“七省通衢”、“小重庆”、“小南京”、“湘西明珠”、“西南大都会”之美称。
洪江古商城门票说明
洪江古商城门票 120元 。
儿童1.2米以下免费,1.2-1.4米购买儿童票。
老人70岁以上免票,60-70岁之间购老人票。
军人凭有效证件半价。
门票包含:福全堂、无听发禅、长发客栈、淮盐辑私局、戏院、汛把总署、太平宫、厘金局、钱庄、忠义镖局、烟馆、青楼绍兴班、荷花院等10余个小景点的参观讲解、观看仿古表演。景区剪票入内,进各小景点需在门票打孔验票。洪江古商城门票价格公告(景区官方)。